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5月18日下午,智能制造与汽车工程学院在综合楼415会议室组织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暨202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论证会。本次会议邀请了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级技能大师、特级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杨尹渝,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国家级技能大师游余,北方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世平,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研发总监付鹏,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刘峰教授、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任彦仰副教授等13名多个专业领域的企业和学校专家,对学院专业群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以及2025级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无人机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7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学校党委常委、副院长鲍学东,学校党委常委、智能制造与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洪兴华,党总支副书记张远辉,副院长周丽娜、郑钰琪、万昭元及各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熊隽教授主持。

鲍学东在致辞时向各位领导、专家光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对学校近年来改革发展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向各位领导、专家作了介绍。鲍学东希望,智能制造与汽车工程学院新一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一要以全面深化产教融合为目标,不断优化政行企校研园的专业群建设机制,促进学校及时进行专业动态调整;二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构建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模式;三要以合作发展为目标,搭建更广阔的产学研平台,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熊隽从学院概况、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学院成果等方面介绍学院专业建设的总体情况。熊隽表示,本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依据2025年国家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契合专业教学新标准、聚焦数字融合新锚点、融入学校发展新战略,旨在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尹渝回顾了学校与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历史,充分肯定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绩。杨尹渝表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将充分发挥职责,指导学院建立良性的专业建设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协调促进专业融合发展,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促进专业建设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
在分专业讨论阶段,各专业负责人分别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分设置、毕业要求等方面对学院7个专业进行了汇报。专家们在听取汇报后,分别对7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讨论研究,一致认为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准确,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合理,符合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同时针对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技能鉴定、学生竞赛、职业发展、就业定位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优化建议。各专业负责人表示,将结合专家们提出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对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梳理,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此次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的召开,为学院202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了重要指导,有助于学院培养出更符合行业需求、具有扎实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