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新进教师对学校科研创新体系的认知,推动教育教学与科研实践深度融合,3月6日,学校49名新进教师走进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展厅开展参观学习。此次活动作为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关键环节,通过“沉浸式”体验学校科研生态与创新成果,助力教师深度融入学校发展脉络,为后续教学与科研工作夯实基础,为学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科技成果展厅内,新进教师在科技园讲解员的引导下,系统了解学校“平台+人才+团队”的科研创新生态。从省级非遗普及基地、市级重点实验室到杨新民院士工作站,25个科研平台的丰硕成果彰显学校“一院一品”战略的实践成效;由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领衔的高水平人才队伍,19支科技创新团队及三百余项专利证书,生动诠释了“人才强校”的硬核支撑。新教师驻足学术专著与核心期刊展区,翻阅《酒城教育》特色期刊,深刻感受到学校“科研反哺教学、创新驱动发展”的治学理念。

各学院师生研发的科技作品成为焦点。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的“智能点滴辅助系统”以精准控制破解医疗难题;智能制造与汽车工程学院的“车清新”智能控制系统、在国际赛事中斩获佳绩的节能赛车及智能洗车系统,展现“工匠精神”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中国酒业学院围绕白酒产业研发的生香曲技术、龙涧酒庄建设规划,凸显服务地方支柱产业的使命担当;数字创意学院以非遗文化、酒城元素为灵感的《酒镇月色》《小瓶说泸州》等获奖作品,让新教师感叹“传统文化与科技美学碰撞出职教新火花”。

在成果转化展区,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引发新教师热烈讨论。与泸州能投集团联合研发的智能充电桩、服务航天军工的“火引智造”火箭发火头生产线、赋能白酒产业的智能包装设备等成果,印证了学校“产教共生、科教融汇”的职教路径。当得知学校自主研发的机电教学设备通过技术入股实现转化时,新教师深受启发:“职业教育必须扎根产业一线,才能培养出社会亟需的创新型技术人才。”
参观结束后,新教师纷纷表示,展厅内每一项成果都凝聚着师生敢闯敢创的奋斗精神,荣誉墙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奖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数百项荣誉,更激励着他们以教育家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为引领,将创新思维融入课堂。
此次科技成果展厅参观学习,为新进教师搭建了认识学校、融入科研的桥梁。学院将持续深化教师培养体系,以科研生态激活教学创新力,推动新教师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的专业蜕变,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泸职智慧与力量。
(图文:高技能人才研究中心(创新创业学院) 初审:王静涵 复审:胡玲 终审:杨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