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月,学校2023级工程造价专业《数字造价生产实践》课程在四川鸿韵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校办造价咨询公司)正式启动。本次实训课程以“双向联动、三线协同、四维一体”的“内生性”产教融合模式为核心,通过“理论夯实—技能精进—实战落地”全链条培养路径,实现教学与生产零距离对接,为数字造价领域培养高技能人才。
“双向联动”深化校企协同,打造沉浸式教学场景
依托校办造价咨询公司资源,课程采用“教师即工程师、学生即员工、课堂即公司、教学内容即岗位工作内容”的“四维一体”教学模式。公司造价部部长何孟柯与校内教师组成“双师团队”,围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主题,指导学生掌握审计流程、风险管控及成本核验等核心内容。通过真实案例解析与小组研讨,学生快速掌握动态监控成本、识别合规风险等技能,实现“理论课堂”与“生产一线”无缝衔接。


“三线协同”贯穿育人全程,强化法商融合素养
针对传统教学“重技术轻法律”痛点,课程创新融入“三线协同”育人理念。在清标报告撰写环节,校企双导师以行业标准为框架,指导学生完成数据核验、偏差分析及报告输出,同步嵌入法律规范与商业思维教育。通过模拟招标文件审核、不平衡报价识别等任务,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深化其合规意识与商业敏锐度,践行“德法技兼修”的育人目标。

“内生性”资源反哺教学,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
实战环节,学生走进我校白酒生态智能酿造产教融合示范园五期工程现场,开展钢筋工程模拟审计、施工进度核查等实战任务。依托学校真实项目,学生直接参与工程量审核、月报撰写等核心业务,教师以企业工程师身份全程指导。这种“教学—生产—反哺”的内生性循环,成为“泸职模式”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


以融合促创新,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本次实训是学校“内生性”产教融合成果的缩影。近五年,该模式已助力学生获省部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50余项,实现了“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共进。未来,专业将持续深化“双向联动、三线协同、四维一体”范式,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供可复制的“泸职方案”,助推数字造价行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