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普融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也是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建立、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发展“综合高中”,推进职普融通。尽管政策信号强烈,各地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渗透融通机制仍未有效建立。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普通教育缺乏融通热情是主因之一。明显能感觉到,目前的职普融通大部分是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的“单向奔赴”和“单向流通”——中职学生流向普高需要选拔考核,普高学生可无条件转入中职学习,两种教育类型的不平等性仍然存在,无法双向流通导致职普融而不通。职普融通高位资源供给不足,职业本科招生计划较少,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力资源支撑不匹配,这些问题既影响了高等教育阶段职普融通的实现,也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职普融通的推进。
当前,职业教育需要思考如何通过推动职普融通取得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笔者认为,作为职普融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教高考不仅要在“文件”上实现与普通高考同等重要,更要在实践中与普通高考“齐步走”,这样才能缓解社会和家长的焦虑,从而打通职普融通的“最后一公里”。
在招生政策上,要着力改变职业教育处于招生链末端的现状,实行职高与普通高中同批录取。比如,可以将综合高中招生列入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按照学生志愿和投档分数线同批次录取,录取分数不低于各地一般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招生对象为本区域应届初中毕业生。
在机制建设上,要聚焦职普融通的制度障碍,出台更具指导性的职普融通实施意见。比如,积极探索综合高中办学方式方法,制定综合高中办学标准,进一步明晰职普“课程互选、学籍互转、学分互认”等具体的转换机制,学生在高一、高二年级根据个人意愿实行弹性分流,分流之前要保证开齐开好普通高中课程,切实保障学生多次的选择机会。
在课程设置上,要兼顾两种教育类型特点,优化整合普通高中必修课程与职业教育相关课程。比如,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专业发展实际,职普联合开发适合综合高中班特点的跨学科融合课程、专业通识类课程和职业探索类课程,提供丰富多样、分层分类、资源融通的选修课程。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扭转重技能、轻文化的思想,促进职普教师协同育人。比如,根据综合高中办学规模,配足、配齐文化课尤其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师,组建职普融通教科研共同体,推动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教师结对交流、相互兼职,共研标准、共开课程、共享资源、共同评价。
在高校资源供给上,要打破升学地域和学校限制,扩大职教本科人才培养规模。比如,鼓励综合性大学、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参与,增加职教本科招生计划,同时加快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扩大职业本科学校招收中职生的比例,促进普通高考和职教高考机会与水平均衡。
在考试评价上,要优化职教高考各自为政的组织形式,推进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比如,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实行全国统一的职教高考制度,由国家层面统一组织实施文化素质考试,省级层面统一组织实施职业技能考试,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录取。
总之,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时代重任,要开辟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通道。职教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是这个通道上的重要基石,对于形成职教、普教并行的高考双车道,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意义重大。只有抓住职普融通这个关键,推动职教高考与普通高考融合发展“齐步走”,才能逐步提高职教高考社会认可度,推动职业教育转型升级,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 中国教师报 作者:蔡 明,江苏省泰州市教学研究室)